*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俊升配资

对话顶尖学者,聆听前言真知
撰文 | Ranksey
2025年欧洲内科学会(ESMO)年会于10月17-21日在德国柏林隆重召开。作为引领全球肿瘤诊疗发展的学术盛会,本届ESMO大会汇聚了全球顶尖学者,共同擘画癌症治疗的新方向与新机遇。
会议期间,来自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的黄吉炜教授在Mini Oral session 1 : GU tumours, renal & urothelial专场做了题为“Disitamab vedotin plus tislelizumab as nephron-sparing therapy for high-risk upper tract urothelial carcinoma: The phase II DISTINCT-I trial”的精彩报告。会后,医学界特别邀请黄吉炜教授为我们深入解读DISTINCT-I研究的临床价值与未来展望。
医学界:黄教授您好,2025ESMO大会中国学者有多项研究入选,您的研究入选泌尿系统肿瘤领域专场进行汇报,能否分享下本次参会的直观感受?
黄吉炜教授:
本次参加ESMO大会,我最直观的感受是,全球肿瘤学领域正经历着快速的革新,而中国学者在其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在泌尿系统肿瘤领域,无论是尿路上皮癌、前列腺癌还是肾癌,中国团队都有多项高质量的研究入选,这标志着我们的原创研究能力和临床实践水平已获得国际学术界的广泛认可,正从过去的追随者逐渐转变为重要的贡献者。
具体到尿路上皮癌领域,本次大会展示了众多令人振奋的进展,尤其是在新药研发方面。国内涌现出一系列创新药物,为我们的临床“武器库”增添了有力选择。这些新疗法与手术、放疗等传统模式相结合,在围手术期治疗中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有望突破当前的治疗瓶颈,为患者带来更深层次、更持久的获益,这无疑是中国学者为全球泌尿肿瘤治疗贡献的宝贵智慧。
医学界:您牵头的DISTINCT-I试验创新性采用维迪西妥单抗联合替雷利珠单抗的保肾方案,当前高危UTUC仍以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为金标准,但术后肾功能丧失风险显著,当初设计该联合疗法时主要基于哪些临床痛点?两种药物在作用机制上如何形成协同增效?
黄吉炜教授:
高危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TUC)目前面临的核心临床痛点在于治疗策略的局限性。依据国内外各大指南,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仍是标准治疗方案,但该手术不可避免地会导致患者肾功能显著下降甚至丧失。这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限制了后续其他治疗方案的可行性。因此,如何在保证肿瘤控制效果的前提下,实现器官功能保留俊升配资,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临床难题。
为应对这一挑战,我们设计了DISTINCT-I试验,创新性地采用维迪西妥单抗(靶向HER2的抗体偶联药物)联合替雷利珠单抗(PD-1抑制剂)作为保肾治疗的全新策略。其核心目标是利用该联合方案强大的抗肿瘤活性,诱导肿瘤深度缓解或降期,从而为原本需要接受根治性手术的患者创造实施保留肾脏手术的机会,最终实现肿瘤控制与肾功能保护的双重获益。
选择ADC药物与免疫抑制剂联合,是基于二者在作用机制上高度互补的协同增效原理。首先,维迪西妥单抗通过靶向递送细胞毒性药物,高效杀伤肿瘤细胞,这一过程会释放大量肿瘤新生抗原,相当于在肿瘤微环境中点燃了“免疫原性”的火焰。其次,替雷利珠单抗通过阻断PD-1/PD-L1通路,有效解除T细胞的免疫抑制状态,相当于为免疫细胞“松开刹车”。这种“点火”与“松刹车”的联合,能够显著激活并招募更多免疫细胞至肿瘤局部,从而实现对肿瘤更高效、更持久的杀伤,达到“1+1>2”的治疗效果。
医学界:基于DISTINCT-I试验结果,您对高危UTUC的诊疗流程有何新建议?比如是否应将HER2检测纳入常规评估,如何为肾功能不全患者制定个体化保肾方案,该研究可能推动哪些诊疗理念更新?
黄吉炜教授:
DISTINCT-I临床试验的结果,有望推动高危UTUC诊疗理念的根本性更新。研究数据显示,HER2表达水平与治疗疗效密切相关,这强烈提示我们应将HER2检测纳入高危UTUC患者的常规评估流程。对于HER2高表达的患者,新辅助“药物联合手术”的保肾策略或将成为一种优选方案,因为它有望通过深度缓解,为患者创造保留肾脏功能的机会,从而改变过去“一刀切”的根治性手术模式。
在临床实践中,该研究为制定个体化保肾方案提供了关键依据。特别是对于肾功能不全或合并基础疾病、无法耐受根治性手术的患者,这种以药物为核心的综合保肾治疗策略具有更高的临床价值和必要性。未来,我们应基于HER2表达状态、肿瘤负荷、肾功能状况等多维度因素,为患者量身定制最优治疗路径,实现从“以手术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器官功能保留为导向”的精准治疗模式转变。
专家简介

黄吉炜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泌尿科科室副主任、泌尿科西院一病区主任俊升配资
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博士
中国医师协会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TUC)学组副组长
中国医师协会肾癌学组委员
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全国青委会微创学组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协会尿路上皮癌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泌尿系统肿瘤慢病管理分会常委
中国性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委员
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泌尿男生殖系肿瘤专委会委员
CACA中西医整合肾癌专委会委员
本文来源:医学界肿瘤前沿
责任编辑:Sheep
*医学界力求其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米牛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